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超高层及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
建筑的发展与设计
现代钢结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
高层酒店的设计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
谈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分
大型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综合管网
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六大常见
视觉环境调控在城市设计中的作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生态观念
建筑策划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
太阳能住宅的设计原则
我国住宅设计的反思
现代住宅设计八大新趋势
老年建筑设计要注意的事项
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
钢结构住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原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新时期住宅设计随想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6 8:18:26

  住宅设计怎样才算以人为本?

  设计人员应以谦虚的心态,站在居民的角度了解他们实际的居住需求:

  1.家庭结构的多样

  不同结构的家庭对于住宅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前有别于传统核心家庭的住户骤增,如多代居型家庭,dink型家庭、soho型家庭等。即使就核心家庭而论,个体差异也是不容抹煞的。建筑师们如能将他们各具特色的生活实态反映到住宅设计中,将有助于跳出“经典”的局限,营造出富于个性的空间。

  2.职业特征的差异

  居民的职业特征也应在住宅设计中有所反映。荷兰建筑师韦尔夫曾在鹿特丹的莫楞夫莱特住宅区中推行住户参与设计。有一人家,父亲夜里上班、白天睡觉,于是建筑师在与住户协调后,将主卧室与其他房间隔绝,这样家庭成员白天的活动就不会干扰父亲休息。我们应该为公司经理安排单独的会客室,为教师准备安静的书房,为艺术家们设计个性迥异的工作室,为新兴的soho一族考虑花样繁多的家庭办公空间。

  3.生活方式的扩展

  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丰富。交际广泛的业主需要敞亮的客厅与正式的餐厅,平和宁静的家庭则注重保证每位成员的个人空间,观念传统的居民希望卧室都在南面,思想开通的住户喜好贯通的空间……凡此种种,又岂是经年不变的几个 “经典”所能容纳设计人员正可依据这些不同的要求,创造不俗的空间。

  四、走出“经典”--居民参与的开放设计

  既然住宅设计源自居民生活而非相反,那么对于建筑师而言,住宅设计的方法也应当逐步走向开放:设计过程可以是有广大居民参与的交互式过程;设计目标应是根据住户需要安排的弹性空间。

  居民参与的设计过程有多种模式,它们所对应的设计目标也有不同层次。

  1.全过程参与

  典型实例如日本建筑师中筋修及其设计集体的“都住创”集合住宅系列。该系列10余栋住宅都是由希望共同生活的人们自愿组合的“合作住宅”,从购买土地到建造完工,都是住户们在建筑师的带领下参与完成。由于广大住户的始终参与,他们对于住宅的各种要求都能通过建筑师尽量反映到设计中。以“都住创”9号森之宫为例,七户人家排列在7层中,但各户布局均不相同。与“都住创”系列类似的大阪deneb住宅是hexa设计组的作品。他们依据每户居民的不同要求,在相同的结构框架内设计出各异的户型平面。无疑,住户全过程参与是参与设计的理想模式,最利于创出独具个性的居住空间。虽然因国家制度与土地政策的不同,“合作住宅”的方式在我国难以照搬,但住户参与、集思广益的做法对于我们走出“经典”的努力会有所启迪。

  2.两段式参与

  与“都住创”的实践相比,荷兰建筑师哈布瑞肯的支撑体理论与sar设计体系更贴近我国的实际。sar体系将住宅分为支撑体与填充体。以前述韦尔夫的莫楞夫莱特住宅区为例,住宅的支撑体统一建造,户内填充体则由住户参与设计。在国内,两段式参与在80年代后期已有东南大学鲍家声教授无锡支撑体住宅的实践。它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居民参与模式。

  3.菜单选择

  在居民参与能力不高,或参与对象暂难明确的情况下,可由专业人员提供若干套型方案,编成菜单以供选择。根据国外参与设计的经验,只要居民选择的结果受到尊重,同样能保证他们的有效参与。近年来国内菜单式住宅方兴未艾,实例如西安绿色山水小区F型住宅。

  居民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是住宅创新之源。在住宅设计中引入居民参与,就是为了让这些需要能直接反映于设计实践。相信随着居民参与能力的提高及参与程度的深入,我们走出“经典”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在“经典”之中徘徊良久之后,亿万中国人民的住宅将会步入个性化的明天。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