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总承包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动力
作者:于海丰,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1 13:22:07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2.2 缺少一个对工程的整体功能目标负责的承包商

  由于业主面对的设计、施工、供应单位很多,工程责任分散,而且各专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目标不一致,都会推卸界面上的工作和责任。从总体上缺少一个对工程的整体功能目标负责的承包商。

  在这样的工程中,项目的设计和计划必须周全、准确、细致,各承包商的工程范围和责任界限需严格界定。业主有大量的管理工作,有许多次招标,作比较精细的计划及控制。由于只有业主才拥有最终决策的权利,承担协调的责任,所以在工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最后都要集中到业主处解决,需要业主作出协调。而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人或所有者常常不懂工程,缺乏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总的协调管理能力。这是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长期存在的矛盾,也是影响我国建设投资效率、工程建设和运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对管理效率的影响

  在这种模式下,各专业设计、设备供应、专业工程施工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制约关系。这会导致项目效率的降低。在各个单位之间和各阶段的界面上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需要大量的管理工作。例如,为了分清各自责任,必须有各种检查、工作的交接手续、信息的传递过程。这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和时间的消耗,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的低效率和总工期的延长。

  2.4 对业主项目总目标的损害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采用这种承包模式业主将面对很多承包商(包括设计单位,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管理跨度太大,容易造成项目协调的困难,造成工程中的混乱和项目失控,而且更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在工程建设期间,业主忙于工程管理的细节问题,而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对战略和市场的把握上。这会损害业主的项目总目标。

  2.5 损害社会效益

  在这种承包模式下,业主分标很细,会造成工程招标次数增多和投标单位增多。从而导致大量的管理工作的浪费和无效投标,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分标很细,合同工程量小和难度降低,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投标门槛)也会相应的降低,损害建筑业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集约化。

  由此可见,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是导致我国工程建设总投资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的关键原因之一,这种承包模式损害了业主项目总目标的实现,损害建筑业的发展。

  3 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动力

  总承包作为工程承包的一种市场模式,它的发展有自身的动力。

  3.1 工程总承包的优点

  工程总承包,即由一个承包商承包工程项目的全部工作,包括设计、供应、工程施工,甚至包括项目前期筹划、方案选择、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管理。承包商向业主承担全部工程责任。这种承包方式能克服上述分阶段分专业平行承包的缺点,它的优点还在于:

  (1)业主只和总承包商建立合同关系,极大地减少了业主面对的承包商的数量,减少业主工程管理事务,这给业主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仅需要一次招标,把全部的工程管理工作交给总承包商。在工程中业主责任和风险较小,主要提出工程的总体要求(如工程的功能要求、设计标准、工程规范的说明),对整个工程作宏观控制,一般不干涉承包商的工程实施过程和项目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业主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市场的把握和战略管理工作上。

  (2)对业主来说,有一个对工程整体功能负责的总承包商,项目的责任体系是完备的。各专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界面都由总承包商负责协调管理,保证界面上工作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同时总承包模式的工程建设过程是连续的,减少了责任盲区。因此采用这种承包模式的工程能保证业主既定的项目总目标的实现,项目更容易获得圆满成功。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