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12 21:46:4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必须首先能支持你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它应当与你公司战略核心能力紧密相联,并与其它管理系统共同协同来影响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员工的技能与专长是企业战略核心能力在人力资源上的一个折射。

  从员工的维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为他们指明了个人能力应当发展的方向,它为你员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提供了能力改进的建议,员工在上级主管的指导下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制定自己未来的学习发展计划,通过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来提升自己的个人业绩,进而驱动公司整体的业绩;同时能力素质模型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帮助,能力素质模型不仅仅强调知识、技能等显性的因素,更强调隐性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所以它能够为你公司员工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位提供帮助。

  建立基于能力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将极大地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立以能力素质为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般来说,适合建立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包括:知识型员工占主体的高科技企业;服务性员工占主体的服务性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和团队化的企业;外界环境变化迅速的企业等。而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并不一定在整个企业都建立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是对于其中的特殊岗位可以引进能力素质来进行管理。而对于那些传统的企业来说,比如初级生产加工业,必须谨慎考虑是否有必要引进这种系统。

  参考文献:

  [1]程静.关于建立人的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

  [2] 吴召军.建立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培训,2005,(1).

  [3]方胜华.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J].人力资源,2004,(4).

  [4]赵永乐,王慧.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