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资本运营 >> 正文
中国城市建设资金筹集现状及经验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4 12:42:15
建设的财政性资金不少于30亿元,且新增财力的30%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平台的长期融资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开行、亚行、外国政府贷款,共争取开行169.67亿元授信额度、亚行1.5亿元美元城市环境治理贷款。三是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项目融资。四是建立偿债基金,解决县区贷款担保问题。五是融资实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债券。第一期10年期10亿元企业债券已于2006年成功发行,第二期17亿元企业债券也于2008年8月底成功发行。六是积极探索引进其他资金(如保险资金等)投资合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合肥“大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截至2008年11月,已筹集资金271.47亿元,其中财政综合预算安排支出资金93.06亿元,占资金总量的34.28%;市场融资178.41亿元,占资金总量的65.72%。截至2008年9月底,已完工项目共计391项,其中路桥工程255项、总长358公里,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初步构筑了现代化城市发展框架,增强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三)启示

  1.筹资主体多样化。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是以债券融资为主的美国模式,以强化法制化管理为主的法、德模式,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日本模式,政府在城市建设投融资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也带来很多问题。如政府的财政力量有限,政府对基础设施的直接建设,间接造成了行业垄断,垄断企业缺乏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动力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政府应逐步从经营性项目领域退出,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筹资,实现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主体的多元化。

  2.筹资渠道多元化。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以政府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资金筹措方式和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如美国的市政债券模式,法国和德国对于经营性的或可收费的项目鼓励企业通过市场融资,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利用保险资金和信托资金等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方面也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出现了BOT、ABS、TOT、民间主动融资(PFI)以及使用者付费等融资方式,这些方式均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有效地实现了以多种不同手段引导各类资本 民间资本、各种贷款、外资等 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

  3.项目管理法制化。由于城市建设资金筹资主体复杂,资金筹措渠道各不相同,如何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便显得愈发重要。在这方面,要积极借鉴法制化管理的法德模式,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项目筹资、投资建设、企业经营和设施使用等方面进行全程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完善和建立招投标制度、工程项目代建制度、项目公开咨询制度等,必要的时候将相关重要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将有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居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杜绝责权不清、争功诿过的现象发生。

  4.设施提供联合化。目前体制下,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筹措能力要明显强于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因此,落后地区要加快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除提高自身筹资能力外,还可以考虑基础设施联合提供的方式,即联合周边的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一些利益边界可以覆盖这些合作地区的基础设施,如联合进行道路桥梁建设、一体化供水网络、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这样既可以实现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供应的规模效应,又可以节约相对落后地区城市建设资金,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